谨所之赠王氏子

朝代:宋朝|作者:陈淳|
我赠王氏子,作此谨所之。
之子何所喜,喜有近道资。
妙龄正弱冠,立志已不卑。
与之语则解,知弗流俗随。
今闻欲有行,问之如何其。
曰取天下友,曰求天下师。
斯言美则美,乃大人之为。
在子则太早,恐非其所宜。
去圣嗟已远,名家好相持。
师者每异户,户焉亦多岐。
志稚未坚定,焉保无转移。
识嫩未的确,那知真是非。
同人遽于野,懔乎其亦危。
既慕圣贤学,须循圣贤规。
圣功有次序,躐进徒尔疲。
非益欲速成,孔深阙童讥。
登高必自下,子思端不欺。
道尔求诸远,孟轲尤所嗤。
小学极织悉,无非固骸肌。
洒扫进退间,三千其威仪。
子曾与周旋,有亏已无亏。
大学入德门,纲条备无遗。
开端在格物,大当致吾知。
子曾与讲贯,有疑已无疑。
语孟两部书,坦坦无峣崎。
尽是平实语,中蕴至宝辉。
子曾得其趣,抑尔猎其皮。
入道贵有主,何须事支离。
进德贵著实,何容慕新奇。
后生所可畏,不在华藻摛。
亦非记览博,亦匪谈辨飞。
勇往识其正,路头不参差。
终始一敬入,绝无傲岸私。
驱车万晨道,最谨发轫时。
豪厘稍有差,千里谬莫追。
志学错所学,从心竟相违。
知止失所止,能得之者希。
康庄大通衢,无用径捷窥。
章韶大雅音,不必转调吹。
美璞要成器,切戒浪琢鎚。
良苗善保养,粢盛方可期。
惜兹少壮力,正宜自鞭治。
一一务下学,俛焉日孜孜。
圣门缜密功,不容漏毫丝。
真积中欠缺,虚劳外奔驰。
杂乎其胸臆,决堕狂与痴。
不为子行喜,抑为子行悲。
子既扣我门,吾何吝子医。
不觉写肝肺,有此谆谆词。
此理无强聒,姑以诚吾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唐朝·李白远公爱康乐,为我开禅关。萧然松石下,何异清凉山。花将色不染,水与心俱闲。一坐度小劫,观空天地间。客来花雨际,秋水落金池。片石寒青锦,疏杨挂绿丝。高僧拂玉柄,童子...
  • 2.《送传与砺广州教授三首·其三元朝·陈克生征车出都门,良友独何之。彷徨不能别,携手欲同归。临河解两袂,相顾各有期。芳时不努力,岁月日夜驰。君亮怀至宝,我独何能为。
  • 3.《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宋朝·范钺紫泥封诏出蓬莱,且指东南倚宪台。千里忽惊霜斧去,百城争望锦衣来。浙江气象心先到,吴俗奸媮胆欲摧。天姥旧山还好在,应寻乡老一裴徊。
  • 4.《次韵曾侯见寄宋朝·释德洪客食石门寺,而今仅两年。衰迟嗟我老,邂逅识君贤。圣域人称亚,儒林秀誉先。未揎攀桂手,已许买山钱。垄麦秋期近,庭槐昼影圆。方思归去日,忽得寄来篇。意合蒙推奖,情亲...
  • 5.《中元忆先垄明朝·石宝江南回望北山青,故垄谁持麦饭登。兄弟向衰俱作客,乾坤留迹本浮萍。时逢有道身何补,节遇清秋恨颇增。独坐月明过夜半,满林寒叶若为听。
陈淳,1483年生,1544年逝世(另一种说法是1482—1539)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字道复,后以字行,更字复甫,号白阳,又号白阳人。他的有些作品,所质朴,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,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格和用笔,既能放得开,又能收得住。在绘画史上,陈淳与徐渭并称为“白阳、青藤”,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,即“白阳”一派画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