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·高牙大纛

朝代:宋朝|作者:金履祥|
高牙大纛,虎节铜符。
东将宽民,乃公所馀。

赏析/鉴赏

【原题】:
郑北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清平乐·会昌近现代·毛泽东东方欲晓,莫道君行早。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。 会昌城外高峰,颠连直接东溟。战士指看南粤,更加郁郁葱葱。
  • 2.《鸳鸯湖棹歌·之十三清朝·朱彝尊金衣楚雀白?鸡,不住裴公岛上啼。白马未嘶云屋外,红船先渡板桥西。
  • 3.《诗呈同院后至诸公宋朝·曹辅同文秋已半,帘幕燕初回。议论皆先觉,衰迟愧后来。文衡那敢与,谈柄且容陪。谁掘丰城剑,光铓彻斗魁。
  • 4.《送徐朝直水部奏绩入都明朝·朱多炡新凉澈徂暑,徒御戒宵征。烟柳辞鸠署,星榆集凤城。书名注上考,联步切西清。衮职期山甫,金钱计水衡。九门迟漏箭,三殿缓钟声。待旦应多暇,抽毫赋《二京》。
  • 5.《初秋邓伯乔招同诸子集梁明府西园明朝·李孙宸西郊带长薄,一径草亭欹。野旷秋声早,林空落照迟。悠然清兴发,共惬白云期。莫厌归途晚,红尘骑马随。
金履祥(1232—1303)宋元间婺州兰溪人,字吉父。少有经世志,博览群书。及壮,知向濂、洛之学,事同郡王柏,从登何基之门,专治朱熹之学。咸淳七年,襄樊围急,建言由道攻燕,所言经过地方、洋面等,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。德祐初,起为史馆编校,不就。宋亡,隐金华山中,训迪后学。晚居仁山下,学者称仁山先生。卒谥文安。有《大学疏义》、《论语集注考證》、《通鉴前编》和《仁山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