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山小隐图

朝代:元朝|作者:李孝光|

我思岐山,无日不思。彼岐出云,亦返于岐。思何不归,孰言岐远。

舟则在川,车则在坂。维岐之阳,有枣于桑。余归之不遑,余心之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疏影·咏荷叶宋朝·张炎 碧圆自洁。向浅洲远渚,亭亭清绝。犹有遗簪,不展秋心,能卷几多炎热。鸳鸯密语同倾盖,且莫与、浣纱人说。恐怨歌、忽断花风,碎却翠云千叠。 回首当年汉舞,怕飞去、谩...
  • 2.《桄榔杖寄赠李任仁议长清朝·巨赞坡公迁岭外,此杖独随行。坚过仙人杞,文如紧玉英。灵山分得种,净手自雕成。世路犹崎仄,扶持步履轻。
  • 3.《杂言·其七元朝·张达六籍著圣道,昭昭日行空。仲尼苟不作,万古诚昏蒙。吾观春秋成,经世由至公。斯志倘有遂,兴周在其东。梦奠岂虚垂,百王仰休风。
  • 4.《接云鹤明朝·叶宪祖久闻仙子冠名流。将因问俗一相求。
  • 5.《晚渡澧渭清朝·王士祯清川生暝色,鼓楫溯中流。返照红将敛,终南紫翠稠。遥看云际寺,欲放渼陂舟。故国东溟上,茫茫清渭楼。
李孝光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孝光(1285~1350),元代文学家、人、学者。初名同祖,字季和,号五峰,后代学者多称之“李五峰”。温州乐清(今属浙江)人。少年时博学,以文章负名当世。他作文取法古人,不趋时尚,与杨维桢并称“杨李”。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下,四方之士,远来受学,名誉日广。至正七年(1347)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,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。至正十年(1350)辞职南归,途中病逝通州,享年66岁。著有《五峰集》2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