麈尾诗

朝代:南北朝|作者:萧察|

匣上生光影,毫际起风流。本持谈妙理,宁是用椎牛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同题仙游观唐朝·韩翃仙台初见五城楼,风物凄凄宿雨收。山色遥连秦树晚,砧声近报汉宫秋。疏松影落空坛静,细草香闲小洞幽。何用别寻方外去,人间亦自有丹丘。
  • 2.《四王语唐朝·不详宁向儋崖振白,不事江滕蒋虢。
  • 3.《题倪元镇画荆溪清远图·其一明朝·王汝玉铜官山下纵清游,每为餐松十日留。吹断玉箫人去久,暮云空锁洞庭秋。
  • 4.《清明述怀元朝·赵友蔺东风吹春桐始花,青青柳枝插檐斜。内园小儿得新火,紫烟已遍金张家。双鸾吹笙调莺舌,起踏秋千弄明月。夜深步转玉阑东,笑倚梨花一株雪。
  • 5.《杂题画·其六·高房山山水元朝·释妙声尚书天上早知名,长忆君王听履声。回首白云山万叠,苍梧何处最关情。
萧察(519—562)南朝梁宗室,后梁国君,字理孙。梁武帝孙,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。幼好学,善属文,尤长佛理。梁武帝大通三年,封岳阳郡王,官东扬州刺史。萧统卒,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,察常怀不平,遂蓄财募侠。大同元年,迁雍州刺史,境内称治。侯景乱后,察既与江陵构隙,恐不能自固,乃依附西魏。西魏恭帝元年,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,杀死梁元帝。次年察在江陵称帝,改元大定,为西魏附庸,上疏称臣,是为后梁。既而阖城长幼,被虏入关,又失襄阳之地。察耻威略不振,终以忧愤发背而卒。在位八年,庙号中宗。有《悯时赋》、《金光明经义疏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