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有话故丁秘监京师旧宅因而伤之

朝代:宋朝|作者:李觏|

等閒荣谢已愁闻,况话三公极闻身。青史尚为今世事,朱门不是旧时人。

文章散入诸蕃口,花药留添上国春。生死交情浑易见,有谁过此为沾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栖碧山为淦龚舜咨赋元朝·傅若金 山人爱山如李白,幽栖还在碧云深。松杉绕屋清宵响,雷雨悬崖白昼阴。石上每同仙客坐,花间犹恐世人寻。京华日日多尘土,终拟投簪...
  • 2.《对雪有怀庐山道中宋朝·李彭傍窗幽鸟语匆匆,云阵群山雪辊风。信有农谈四邻久,隔篱烟火醉眠中。
  • 3.《贺门生入学联清朝·廖厚初龙跃泮池,初看变化;鹏抟云路,直上扶摇。
  • 4.《赠柯四明朝·佘翔东山多秀色,之子擅其英。世业工文史,时名并弟兄。高台怀索骏,灌木听求莺。四壁凌云气,三冬映雪情。有时然太乙,何日谪长庚。渐展垂天翼,还传掷地声。谈应高碣石,价已...
  • 5.《花哀十首·其六明朝·李江秋香月薄夜凄清,风冷花寒甚苦情。夫妇到头谁不愿,乾坤何事误长生。缉麻本分依中馈,寄信平安问两京。太息绿窗人不在,秋香月薄夜凄清。
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北宋建昌军南城(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)人,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。
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安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
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