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怀寄择之

朝代:宋朝|作者:李觏|

众人皆锐进,唯我复幽居。虑远梦多乱,身閒气不舒。

干求非禄位,好尚岂诗书。日夜又日夜,霜寒鬓发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朝·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,君去春江正淼茫。日暮征帆何处泊,天涯一望断人肠。
  • 2.《至日登吴山明朝·朱同闻道春从地底还,望春独上吴山巅。海帆几点落天外,塞雁一声来日边。弹铗敢求迁代舍,思莼未许赋归田。男儿出处关风化,不用抬头问老天。
  • 3.《苦雨三首·其三明朝·何吾驺阴精离毕已多时,玉女投壶恐未知。数尺兴波遑问路,何人霄汉漫裁诗。
  • 4.《峡山飞来寺清朝·王士祯方舟宿浈阳,高峡厌蒙密。乘风指飞来,喜近调御室。苍苍菩提树,逶迤寺门出。金碧阅萧梁,幻语恐非实。禺阳二帝子,何年此栖息。言采阮俞竹,遥应黄钟律。如何遂不还,空有...
  • 5.《山花子明朝·沈璟向来身世真堪哂。似飘蓬逐浪无根。对外介:仗仁兄脱迹远奔。对净末小生:赖群雄骨肉俱存。合:荷皇恩把。前非鼎新。男儿志欲酬圣恩。区区首功不自云。直扫燕然万里无尘。
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北宋建昌军南城(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)人,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。
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安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
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