怡山长庆寺

朝代:宋朝|作者:李觏|

行行金碧里,气象恍如春。不记来时路,自嫌衣上尘。

院香知有佛,僧静似无人。十载京华梦,相逢一欠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上山采蘼芜汉朝 上山采蘼芜,下山逢故夫。长跪问故夫,新人复何如?新人虽言好,未若故人姝。颜色类相似,手爪不相如。新人从门入,故人从閤去。...
  • 2.《乍暖可爱宋朝·吕陶马蹄经岁踏红尘,闰腊光阴已觉春。迟日暖风真可爱,年年长是伴行人。
  • 3.《阿那忽元朝·张观光再得我往日家缘。可敢赍发与你些个盘缠。有他这鳔接来的两根儿家竹箭。老千户云:你兄弟收了者。正末云:还有哩。唱:更有条蜡打来的这弓弦。
  • 4.《宿荒院元朝·善学行归山院晚,烟火隔人家。垣倒自来鹿,草深多聚蛇。空廊无月照,古殿有云遮。年代寻碑辨,文章半藓花。
  • 5.《雪中牧仲置酒邀食熊白清朝·王士祯故人寒置酒,熊白亦初胹。已下何公箸,宁思汉殿时。蛰藏元自密,攻穴苦相危。当食劳三叹,风花满意吹。
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北宋建昌军南城(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)人,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。
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安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
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