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赠福山长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李觏|

时世重因循,师何独苦辛。洁斋徒众散,刚直里闾嗔。

游艺能济物,旧交多雅人。云山虽好住,住久转劳神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明妃引(原注:十四岁作。)宋朝·邢居实汉宫有女颜如玉,浅画蛾眉远山绿。披香殿里夜吹笙,未央宫中朝理曲。绛纱蒙笼双蜡烛,箫鼓声传春漏促。玉辇三更别院归,夜深月照黄金屋。莓苔满院无行迹,总为君王未相识。...
  • 2.《平生宋朝·沈辽平生爱闲今幸闲,投老爱山今住山。不复区区同眩事,正当渺渺出人间。
  • 3.《宫词·其五十四宋朝·周彦质禁籞承平种植繁,枇杷荔子近移根。地祇应借东南候,养就甘香奉至尊。
  • 4.《戏赠郑圣符新婚明朝·李之世多年才射雉,此夕快骑凰。带结同心缕,衿薰异国香。低声呼小玉,偷眼觑檀郎。昨雨连朝暗,为云梦楚王。
  • 5.《悼友父明朝·沈鍊白首朱门客,言从地下游。平生醉罗绮,今夕卧松楸。月照泉台夜,风生陇岸秋。一嗟流水恨,千载共悠悠。
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北宋建昌军南城(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)人,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。
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安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
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