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听杨生曲有赠

朝代:明朝|作者:潘之恒|
板桥南岸柳如丝,柳下谁家将叛儿。
《白苎》尚能调魏谱,红牙原是按梁词。
雨添山翠通城染,潮没堤痕去路疑。
年少近来无此曲,旧游零落使人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口占元朝·陈日焌红润剥龟脚,黄香炙马鞍。山僧持净戒,同坐不同餐。
  • 2.《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宋朝·沈辽幽居卧山间,不与世相接。馀生委蒲柳,滞想遗空劫。德相蚤相亲,顾我情未厌。数枉南堤步,更引青溪艓。相见亦何事,坐对群峰叠。春阳始萌动,烟岚森剑铗。廉纤数日雨,万里...
  • 3.《高宗皇帝挽词·其三宋朝·赵慎揖逊光尧德,重华愧有虞。居然将菲质,正尔绍皇图。履焘兼君父,文明炤典谟。大恩浑未报,血泪一时俱。
  • 4.《颂古六首·其五宋朝·释惟照枯木堂中第一人,坐观成败枉精神。可怜明一色边事,直至而今没眼筋。
  • 5.《水口庵文庙联清朝·廖厚初砚借水成池,喜溪边九曲青环,浩瀚词源倾洞泻;笔排山作架,看门外三峰翠耸,峥嵘气象趁春浓。
潘之恒的诗词曲代表作

潘之恒(约1536—1621)字景升,号鸾啸生,冰华生,安徽歙县、岩寺人,侨寓金陵(今江苏南京)。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。明代戏曲评论家、人。明嘉靖年间,官至中书舍人,得汪道昆保荐,入“白榆社”。与汤显祖、沈璟等剧作家交好。曾从事《盛明杂剧》的编校工作。撰有《叙曲》、《吴剧》、《曲派》等剧评,均收入《亘史》、《鸾啸小品》两集中,撰有诗集《涉江集》。晚年,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,在黄山汤泉附近建“有芑堂”,广邀宾朋、名人游黄,使黄山知名度大大提高。又于万历年间重编黄山志,取名《黄海》,随撰随刻,至去世未完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