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夜山中赠别友人

朝代:唐朝|作者:施肩吾|
何处邀君话别情,寒山木落月华清。
莫愁今夜无诗思,已听秋猿第一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龙门宋朝·徐好问疏凿而来道路通,行人万古翠微中。南山山寺题诗满,一字何曾到禹功。
  • 2.《灯夕简南轩彭敬宗二首·其二元朝·叶兰元夕看灯忆旧年,紫骝驰道拂金鞭。云机綵织千丝锦,玉井花开十丈莲。笑选笙歌徵杜曲,坐穷河汉问张骞。如今却守城南寺,苏晋长斋绣佛前。
  • 3.《次晦翁韵宋朝·蔡元定屈指抠衣十七年,自怜须鬓已皤然。久知轩冕真无分,但觉溪山若有缘。下学工夫惭未到,先天事业敢轻传。祇今已饱烟霞痼,更乞清溪理钓船。
  • 4.《六月一日羲风楼作客(岁此日请告发都门。)明朝·白胤谦玉阶搔首罢朝天,茅屋衔恩已一年。引分无能酬造化,扪怀犹畏负林泉。当空台阁攒朝爽,隔水菑畬弄夕烟。大喜成康风化洽,终堪安稳北窗眠。
  • 5.《明朝·李孟(养浩)年年五月长中庭,绿叶参差覆紫茎。自与脩篁同冷淡,不随凡卉共飘零。月移清影临书幌,风度幽香袭砚屏。赢得诗人吟不倦,一窗凉雨诵骚经。

施肩吾(公元780年-861年),字希圣,号东斋。唐宪宗元和十五年(公元820年)进士,杭州第一位状元。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贤德乡(新登县,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),毕业于武盛县(分水县,今桐庐分水镇柏村)。是集人、道学家、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。
早年读书分水五山、龙门等地。元和二年(807)举进士,知贡举太常少卿李建试之《太羹不和赋》、《早春茂诗》,以第13人及第。然淡于名利,不待授官,即东归。临行,张籍等著名文士为之赋诗饯行,传为韵事,既归,心慕洪州西山(今江西新建县)为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,筑室隐居,潜心修道炼丹。世称华阳真人,俗又称为“施状元”。
晚年,率族人渡海避乱,至澎湖列岛定居,为大陆人开发澎潮之先驱。所作《题澎湖屿》诗:“腥噪海边多鬼市,岛夷居处无乡里。黑皮少年学采珠,手把生犀照盐水”,以及《感忆》诗:“暂将一苇向东溟,来往随波总未宁。忽见浮鸥归别坞,又看飞雁落前汀”,颇能道出其地光。
肩吾工诗,与白居易相友善。著有《西山集》行世,《全唐诗》收录197首。另有道教著作《西山群仙会真记》、《太白经》、《黄帝阴符经解》、《钟吕传道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