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杂咏二十三首·其十三·咏贫家

朝代:明朝|作者:孙承恩|

陋巷少人迹,依依长蓬蒿。秋气月凄凛,四壁何萧萧。

絺绤不掩胫,饔飧但箪瓢。御寒既鲜具,卒岁亦无聊。

荆妻厌藜藿,稚子惯山樵。无端昨夕风,捲我屋檐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吴王二太史陪祀诸陵明朝·王立道流水因山积翠分,衣冠人泣鼎湖濆。暂携剑佩辞青琐,同向松楸拜白云。雪霁千峰明象卫,星垂五夜见龙文。子长禹穴重探后,好藉雄才纪圣勋。
  • 2.《海上宋朝·许景衡江阔浑无际,潮平更不流。鱼龙方鼓跃,凫鸭共沉浮。别岸多云树,斜阳一钓舟。蓬莱如可到,当与子同游。
  • 3.《咏南山诸胜·狮子峰宋朝·杨杰岩风壮威猛,晴雷隐哮吼。无心露爪牙,百兽自奔走。
  • 4.《黄山松明朝·朱鹭松无五仞高,矮者二三尺。敷枝或横亩,平翠可布席。
  • 5.《题郑兆念采精舍明朝·佘翔高斋读罢思飞扬,把酒花间日正长。最爱君家书带草,青葱似染綵毫香。
孙承恩(1485—1565)松江华亭人,字贞父(甫),号毅斋。孙衍子。正德六年进士。授编修,历官礼部尚书,兼掌詹事府。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,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,罢职归。文章深厚尔雅。工书善,尤擅人物。有《历代圣贤像赞》、《让溪堂草稿》、《鉴古韵语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