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和歌辞·采菱行

朝代:唐朝|作者:刘禹锡|

扬子江头烟景迷,隋家宫树拂金堤。
嵯峨犹有当时色,半蘸波中水鸟栖。
迎得春光先到来,浅黄轻绿映楼台。
只缘袅娜多情思,便被春风长请挼。
巫峡巫山杨柳多,朝云暮雨远相和。
因想阳台无限事,为君回唱竹枝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宋朝·李谊伯截开野色教天阔,斫断浮云放日高。
  • 2.《东峰亭宋朝·刘读黄尘数骑捷书来,啸入东峰醉倚台。遥看山川消杀气,同欣寰宇扫氛埃。当年岩谷碑千字,旷世功名土一抔。有美斯人风烈壮,故亭重葺画图开。
  • 3.《黄钟煞元朝·贾仲名休置俺这等掂梢折本赔钱货。则守恁那远害全身安乐窝。不晓事的颓人认些回和。没见识的杓徕知甚死活。无廉耻的乔才惹场折挫。难退送的冤魂像个甚么。村势煞捻着则管独磨。桦...
  • 4.《何士明判簿以诗求作云麓书隐图不果为作步韵奉答(己酉)明朝·朱同十年江上忆茅庐,故托毫缣写旧居。济世可堪终稼穑,莅民无计禦樵渔。久知心远怀桑梓,已喜身閒弃簿书。云麓真山应会见,莫看图画赋归欤。
  • 5.《琼台杂兴七首·其六明朝·邢宥一经相继读南华,谁似清林处士家。庭外雨晴喧鸟市,檐前日暖散蜂衙。菊含霜气秋香烈,蔗酿寒浆晚节嘉。且幸海门波不动,居闲随分足生涯。
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(今河北定州),其先中山靖王刘胜,晚年自号庐山人。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,出生于嘉兴的新说,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,举族东迁定居彭城。刘禹锡为贞元九年(793)进士。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。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任朗州司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,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,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《刘宾客集》。白居易赞其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”,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“诗豪”之称,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诗人和散文家。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与宗元并称“刘柳”。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二,赠户部尚书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