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献岁宴宫臣

朝代:唐朝|作者:虞世南|
履端初起节,长苑命高筵。肆夏喧金奏,重润响朱弦。
春光催柳色,日彩泛槐烟。微臣同滥吹,谬得仰钧天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湖西别业明朝·王汝玉豫章城外楚江边,旧业犹存季子田。雉雊蚕眠三月暮,桑阴麦秀几家连。将同杜老家夷曲,似学王维住辋川。我本五湖耕钓客,沧洲空羡白鸥眠。
  • 2.《青阳峡宋朝·张方平奇峰叠巘无重数,横涧飞泉会一溪。老树藤萝从古长,寒空云霭与天迷。幽中应有神仙住,深处唯闻猿鸟啼。野性旧多山水癖,恨无心赏此相携。
  • 3.《长安尘·其二明朝·何吾驺飞飞何意苦逡巡,君自长衢揽辔频。未为蛾眉宽一顾,偶逢零雨半伤神。周旋每淡思乡梦,荏苒多销报主身。颇怪喧传豪杰手,风前拂尽不繇人。
  • 4.《听月楼明朝·李孟(养浩)莫论无声与有声,登楼一听便分明。素娥度曲凌风细,丹桂迎秋落子轻。玉兔不知霜捣就,冰轮原许斧修成。夜深坐对山河影,赢得窗前两耳清。
  • 5.《送陈子文赴安邑丞四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我爱田子方,同时段干木。高义动诸侯,清风激颓俗。闻钟知左高,佳言足三复。下车或式闾,宁浼踞堂辱。斯人邈已远,馀韵留乡曲。贤哉魏成子,千秋擅遐躅。
虞世南的诗词曲代表作

永兴文懿公虞世南(558年-638年711日),字伯施,汉族,越州余姚(今浙江省慈溪市观卫镇鸣场)人。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、文学家、人、政治家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、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。
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,意志坚定努力学习。在陈朝时,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、西阳王友。入隋后,官秘书郎、起居舍人。隋朝灭亡后,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。李世民灭窦建德后,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、记室参军、弘文馆学士,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,为“十八学士”之一。太宗贞观年间,历任著作郎、秘书少监、秘书监等职,先后封永兴县子、永兴县公,故世称“虞永兴、虞秘监”。他虽容貌怯懦、弱不胜衣,但性情刚烈,直言敢谏,深得太宗敬重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卒,年八十一,获赠礼部尚书,谥号文懿,配葬昭陵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绘像凌烟阁。
唐太宗称他德行、忠直、博学、文词、书翰为五绝。善书法,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“初唐四大家”。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、虞世南为“初唐三大家”。其所编的《北堂书钞》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。原有诗文集30卷,但已散失不全。民国张寿镛辑成《虞秘监集》 4卷,收入 《四明丛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