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乐天

朝代:唐朝|作者:刘禹锡|
寻常相见意殷勤,别后相思梦更频。
每遇登临好风景,羡他天性少情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早梅·其二宋朝·李錞雄蜂雌蝶两纷纷,梅子花香着莫人。风急落芙无藉在,已应先减几多春。
  • 2.《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·其十二宋朝·陈渊堂堂陆忠州,谈辩如倾河。从容仁义途,步武寻丘轲。一斥不复返,方书事研磨。至今谏草存,沧溟遗一波。
  • 3.《无题为刘师浩作明朝·李云龙铃铎无声月在途,背人偷下碧纱幮。杨公岂合留红拂,卫尉终难恋绿珠。兰火迎归翠羽帐,花枝摇动绣罗襦。从郎白马西归去,得及春风未老无。
  • 4.《九日明朝·李寄百二关中重九日,三千里外一孤身。登山临水归何处,对酒放歌愁杀人。青天皛皛雁独去,黄菊丛丛花自新。秦地秋风尤凛洌,难为客子泪沾巾。
  • 5.《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·其一明朝·李寄风前密密复纤纤,威发枝头夜更严。始信梁园多白燕,应知北地少红盐。充肠旧种长腰芋,煖脑新兴厚帽檐。怪杀天公能戏谑,梅花开满万松尖。
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(今河北定州),其先中山靖王刘胜,晚年自号庐山人。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,出生于嘉兴的新说,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,举族东迁定居彭城。刘禹锡为贞元九年(793)进士。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。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任朗州司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,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,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《刘宾客集》。白居易赞其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”,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“诗豪”之称,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诗人和散文家。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与宗元并称“刘柳”。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二,赠户部尚书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