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鹤楼二首·其二

朝代:明朝|作者:薛瑄|

一柱巍峨势独尊,铁崖三面下无根。偶登绝顶思前事,满目河山孰与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山居示灵澈上人唐朝·皎然晴明路出山初暖,行踏春芜看茗归。乍削柳枝聊代札,时窥云影学裁衣。身闲始觉隳名是,心了方知苦行非。外物寂中谁似我,松声草色共无机。
  • 2.《读书宋朝·刘挚西风入梧桐,白露下云汉。洒洒晚秋色,清凉复神观。岁月不我与,料理前日慢。念此平生心,所乐在黄卷。太羹与玄酒,梨楂及俎籑。滋味要足口,更复恨未见。灯火夜可亲,巾箱...
  • 3.《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四宋朝·苏过我生良多难,已安悬磬室。端来强敛板,诡词学造膝。枯荄那复春,羸兵敢借一。振履独商歌,知音赖师乙。
  • 4.《新秋寄德邻明朝·李本一雨兼旬水没塍,江村凉思陡然增。鸿来雁去非迎送,扇故衣新岂爱憎。远戍有书终可到,小楼无赋且须登。不知明日还晴否,船过湖南听采菱。
  • 5.《读史杂感八首·其七清朝·王士祯汾上军书夜刺闺,天池较猎未言归。不愁粉镜匆匆去,更语官家杀一围。
薛瑄的诗词曲代表作

薛瑄(1389年820日—1464年7月19日),字德温,号敬轩。河津(今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)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河东学派的创始人,世称“薛河东”。薛瑄继曹端之后,在北方开创了“河东之学”,门徒遍及山西、河南、关陇一带,蔚为大宗。其学传至明中期,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“关中之学”,其势“几与阳明中分其感”。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,称之为“明初理学之冠”,“开明代道学之基”。高攀龙认为,有明一代,学脉有二: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,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。。其著作集有《薛文清公全集》四十六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