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匡云上人募佛像疏偈

朝代:明朝|作者:林熙春|

人言即心即佛,菩提无树前因。本来色身是幻,树须身外传身。

儒有丁兰刻木,总是如见精神。学佛因心求法,舍身树处寻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子同观音寺新居宋朝·周行己太学士千数,济济多白袍。其中靡不有,令人愧遁逃。风俗且如此,焉能独守高。详择乃其道,或得贤与豪。近复失段子,呜呼命不遭。吾生得觊豁,谁能置圈牢。武或万人敌,何用...
  • 2.《白秋海棠清朝·尤怡谁将清泪洒幽墀,散作瑶华别有姿。最是玉人肠断后,淡妆无语背人时。
  • 3.《春日杂言明朝·石宝长空多浮云,微雨沾四郊。美人隔兰渚,杂佩不可要。去年梁间燕,今岁将寻巢。时物各芬芳,吾兴亦飘飖。珠箔障东风,星月耿深霄。欲理阳春词,朱弦为君调。
  • 4.《重游天童和同行王侍御韵明朝·李堂长风十里散云围,登尽危峰思欲飞。路夹青山天有障,林飘红叶鸟无衣。玲珑石应千岩响,太白冈通一线微。幽谷惊传骢马使,不妨老稚款柴扉。
  • 5.《采桑子·闲寻红豆开金盒清朝·杜文澜闲寻红豆开金盒,怕数相思,又锁葳蕤。的的春愁玉指知。年来休问江南路,瘦了琼枝。空忆芳时。泪洒东风感鬓丝。
林熙春,字志和,号仰晋,生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海阳龙溪宝陇村(今潮安庵埠)人。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,家境中落,全凭嫂嫂抚养成人。但据志书所载,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后,授四川巴陵县令,不久即“以内艰归”。所谓“内艰”,即母丧(按,俗称父丧为外艰,母丧为内艰,统称丁忧,丁艰)。据此,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。当然,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。据称,林熙春为报答嫂恩,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,抵今池塘尚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