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雨德进欲枉草堂不果以二绝见贻依韵呈政

朝代:明朝|作者:林熙春|

天河浮动肃清宵,一合经年兴正饶。却怪西来寒夜雨,只劳乌鹊结星桥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已亥杂诗·145清朝·龚自珍径山一疏吼寰中,野烧苍凉悼达公。何处复求龙象力,金光明照浙西东。
  • 2.《黄鹂宋朝·沈辽黄鹂何处来,啼我夷即下。绿叶掩穷陬,春容已衰谢。百年如转毂,悲欢正相驾。感事一伤怀,吾年四十化。
  • 3.《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·其四·石窦泉香明朝·王弘诲季子坡翁怀古间,松楸石窦水潺湲。源源本本钟情处,家在泉南第几山。
  • 4.《感事清朝·方鹤斋少年相重二毛轻,老去廉颇畏后生。卧阁宛如千日醉,登坛无怪一军惊。青袍座上犹饥色,白发田间有叹声。帐下美人多似鲫,不知城国为谁倾。
  • 5.《偈五十三首·其十一宋朝·释克勤鹘儿未出窠,已有摩霄志。虎子未绝乳,已有食牛气。况复羽翼成,况复牙爪备。奋迅即惊群,八面清风起。一条脊梁硬似铁,一条白棒掀天地。相与建法幢,展衲僧巴鼻。
林熙春,字志和,号仰晋,生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海阳龙溪宝陇村(今潮安庵埠)人。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,家境中落,全凭嫂嫂抚养成人。但据志书所载,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后,授四川巴陵县令,不久即“以内艰归”。所谓“内艰”,即母丧(按,俗称父丧为外艰,母丧为内艰,统称丁忧,丁艰)。据此,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。当然,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。据称,林熙春为报答嫂恩,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,抵今池塘尚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