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中秋小集

朝代:明朝|作者:林熙春|

一年一度中秋月,两度中秋两度明。绮席露生珠树湿,银河倒影玉帘清。

昔瞻五色重轮晓,今觉浮光满宙横。好景况逢过众妙,何妨再醉凤皇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致政张安卿承事挽词三首·其三宋朝·祖德恭重叹张夫子,神襟遽弗宁。摧山倾岳算,萎哲奄椿龄。旧室惟图像,新阡但刻铭。何堪听歌挽,埋玉在幽坰。
  • 2.《惆怅·其十一明朝·王邦畿绿槐树下云初散,苦竹篱根月又生。今往昨来成幻梦,云亡如在不分明。鸳鸯岂复乘潮至,蝼蝈空闻彻夜声。若是丈夫无泪落,也应赊取哭斯情。
  • 3.《初入都寄亲知明朝·王立道薄宦蓬应似,往来唯所飘。振衣聊息驾,鸣玉更趋朝。惯学金门隐,多惭华鬓饶。沧洲有故侣,松桂欲相招。
  • 4.《浔阳官署漫赋明朝·吴翼理官僦舍半椽楹,觅得安身便称情。白石斜通勾漏洞,紫泉环绕郁林城。每瞻乌止生忧色,肯把鸡鸣作恶声。罗雀当年廷尉宅,何如今日两江清。
  • 5.《班婕妤明朝·沈鍊莫以容颜丽,偏忘明主恩。当年不召幸,辛苦在长门。
林熙春,字志和,号仰晋,生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阳龙溪宝陇村(今潮安庵埠)人。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,家境中落,全凭嫂嫂抚养成人。但据志书所载,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后,授四川巴陵县令,不久即“以内艰归”。所谓“内艰”,即母丧(按,俗称父丧为外艰,母丧为内艰,统称丁忧,丁艰)。据此,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。当然,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。据称,林熙春为报答嫂恩,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,抵今池塘尚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