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郊恭纪三十首·其十二·驾辞太庙

朝代:明朝|作者:林熙春|

交天昧爽出金门,格庙词称格帝阍。可是乞灵多拥护,此身原是帝王孙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惠山诗元朝·王仁辅红杜溪边舣小舟,青莲宇内作清游。土花绣碧淡如画,岚翠泼云浓欲流。短李清风存古意,大苏团月洗春愁。摩挲泉石舒长啸,未羡神仙十二楼。
  • 2.《和经臣晚春宋朝·许景衡蝶散花犹在,鸦藏柳已阴。敢辞连日醉,恐负惜春心。金缕休频唱,瑶笺正苦吟。独惭诗学浅,三叹岂知音。
  • 3.《偈颂一百零三首·其二宋朝·释月涧随师三年,咳嗽相似。山僧随这老汉六年,相识还同不相识。
  • 4.《武夷九曲渔歌·其九元朝·蔡哲八曲平洲即要津,太和宫里碧桃春。匆匆多少游山者,到得源头有几人。
  • 5.《眼儿媚·咏兰花明朝·李蒸已傍空山懒著花。香气涌纤芽。背人微笑,临风无语,不上蜂衙。闲看云物原牵惹,春尽更谁家。幽情却似,舟横秋水,雁点平沙。
林熙春,字志和,号仰晋,生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阳龙溪宝陇村(今潮安庵埠)人。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,家境中落,全凭嫂嫂抚养成人。但据志书所载,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后,授四川巴陵县令,不久即“以内艰归”。所谓“内艰”,即母丧(按,俗称父丧为外艰,母丧为内艰,统称丁忧,丁艰)。据此,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。当然,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。据称,林熙春为报答嫂恩,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,抵今池塘尚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