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施郡丞见龙归滇四绝·其二

朝代:明朝|作者:林熙春|

江上东风柳色新,片帆如驶度归人。八千里外昌黎路,琴剑驰驱一骑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陈沂赴南京卫幕·其五明朝·王立道三载曾趋青琐班,春风时忆舞衣斑。雁飞江浦寒烟断,彷佛舟移见旧山。
  • 2.《白沙驿再次陆宪副韵明朝·白圻双旌出海东,烟浪有无中。尊酒船头月,诗篇笔底风。溪深通地脉,峰巧夺天工。千里游从久,应知客况同。
  • 3.《过滁明朝·江琦(公良)西过滁阳道,环山一望赊。夜凉天有雨,秋晚树无花。试访仙居涧,因停部使车。临风动高兴,追忆故人家。
  • 4.《种菜明朝·何巩道行尽清溪到敝庐,绕篱黄蝶半畦蔬。频年学圃休相笑,千古英雄亦荷锄。
  • 5.《谒金门明朝·李端卿风乍暖,树底莺声欲啭。窗外小梅香数点,枝头春意浅。尽日画屏独掩,闲却绣床金剪。宝枕初回香梦远,乱愁天不管。
林熙春,字志和,号仰晋,生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阳龙溪宝陇村(今潮安庵埠)人。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,家境中落,全凭嫂嫂抚养成人。但据志书所载,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后,授四川巴陵县令,不久即“以内艰归”。所谓“内艰”,即母丧(按,俗称父丧为外艰,母丧为内艰,统称丁忧,丁艰)。据此,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。当然,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。据称,林熙春为报答嫂恩,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,抵今池塘尚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