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伯祖刲股救祖祖随苏不意越年身殒赋此以悼之

朝代:明朝|作者:林熙春|

少年头角正峥嵘,却把纲常双手擎。痛割一身惟报祖,须臾万死转更生。

始知天地犹堪吁,益觉参芩未足并。忽怪青云霾白昼,宁馨咄咄泪双横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新荷叶·薄露初零宋朝·李清照薄露初零,长宵共、永书分停。绕水楼台,高耸万丈蓬瀛。芝兰为寿,相辉映、簪笏盈庭。花柔玉净,捧觞别有娉婷。鹤瘦松青,精神与、秋月争明。德行文章,素驰日下声名。东山...
  • 2.《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唐朝·李白彼美汉东国,川藏明月辉。宁知丧乱后,更有一珠归。
  • 3.《写怀明朝·祁敏才过残冬又早春,一时要路草成茵。无穷学业深惭我,有限年光不待人。两字功名妨彩戏,半生诗酒污天真。粤江千里飞云远,日夜思归不为莼。
  • 4.《寄李汝培太仆·其二明朝·余继登西去风尘恶,南归道路赊。主恩怜太傅,不遣到长沙。江上秋涛水,琼台春日花。知君能自适,无梦到京华。
  • 5.《读南华经明朝·李埈楼居幽借水之隈,濛雨含烟只不开。塔影似从空际落,雁声知向冷边来。疏留一径先生柳,白拥深山高士梅。展读南华聊自适,香炉茗碗足徘徊。
林熙春,字志和,号仰晋,生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海阳龙溪宝陇村(今潮安庵埠)人。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,家境中落,全凭嫂嫂抚养成人。但据志书所载,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后,授四川巴陵县令,不久即“以内艰归”。所谓“内艰”,即母丧(按,俗称父丧为外艰,母丧为内艰,统称丁忧,丁艰)。据此,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。当然,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。据称,林熙春为报答嫂恩,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,抵今池塘尚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