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竹枝词·其十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盘顶红绸里髻丫,细腰雏女学当家。携篮逐队随娘去,九十九峰采竹芽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琴女歌春秋战国·先秦无名氏罗縠单衣。可裂而绝。三尺屏风。可超而越。鹿虑之剑。可负而拔。
  • 2.《桐林驿宋朝·向宗旦落日低垂一两竿,烟岚殊未厌跻攀。马头渐近铜林驿,误认真山做假山。
  • 3.《次复庵学士贤侄寒食雅韵元朝·邵永郊原春色正丰茸,蓝酒榆羹引兴浓。寒食庖厨烟灶冷,踏青巷陌翠帘重。随风细草无端绿,著雨疏花为改容。味道澄心方宴坐,隔林孤起午时钟。
  • 4.《赠袁景从明朝·佘翔袁生禀异姿,偃蹇尚藜藿。白凤梦常悬,青云名自薄。悠悠海上鸥,矫矫空中鹤。为报草玄人,吾今亦寂寞。
  • 5.《送家兄同无言游吴越二首·其二清朝·王士祯吾家王吏部,江左有高名。五字论诗品,阴何欲比清。偶思镜湖好,忽作剡中行。输尔天都子,逍遥访赤城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