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·其六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山中有老桂,已阅五百年。不知众木中,何自全其天。

得毋月宫树,落子生此间。亭亭十丈许,翠盖凌秋烟。

花时十里香,黄雪霏霏然。此桂天下无,是当别作图。

上图栖翠凤,下图覆玉蜍。再阅五千年,见桂知吾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浪淘沙明朝·王泰际高阁掩春残。香冷衾单。满城桃李尽朱颜。自分与花同福命,长是心关。道远寄书难。盼煞平安。多因身在翠微间。归看双鸾妆镜里,一样春山。
  • 2.《偈二十七首·其二十七宋朝·释绍隆脱身已晓南柯梦,始觉人间万事空。吹起还乡无孔笛,夕阳斜照碧云红。
  • 3.《过许四首·其一明朝·何吾驺贤达何心博令名,直缘身世早相轻。放勋未易酬知己,得向箕山适我情。
  • 4.《题武彝·其五明朝·佘翔寻真直到上清家,小藏峰头对月华。仙分吾生应不薄,亲承玉女饭胡麻。
  • 5.《梅花百咏·其十九·自得明朝·李江十载蓬窗一首诗,出于情性岂乖奇。欲知在后在前处,正自勿忘勿助时。卓尔心斋春浩荡,跃如佳景月清漪。至今赖得程夫子,指点乾坤了不疑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