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潮五古十七首·其十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南澳海上山,缥缈隔烟雾。凄凉陆丞相,中有衣冠墓。

我昔舟过之,苍郁见宰树。韩山拜公祠,正笏俨相度。

想见海中魂,哀痛失玉步。东皋访遗裔,堂宇已非故。

斯祠亦就荒,俎豆日不具。罔两尔何知?英灵尚呵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哭外舅此山先生元朝·陈镒才名奕奕冠当今,投老林泉乐意深。太华黄河曾识面,玉堂金马有知心。寿杯未及希年贺,诗卷空添近日吟。慨想音容尚如此,西风吹泪满衣襟。
  • 2.《和谢圣藻游锦川宋朝·杨杰锦川亭上雨霏微,太守斋航卷画旂。步入名园莺惯见,歌随流水鹭惊飞。凭高自有千峰聚,饮剧方知万事非。却恐丹阳赴官去,此心当共白云归。
  • 3.《以偈美世奇首座宋朝·释清远有道只因频退步,谦和元自惯回光。不知已在青云上,尤更将身入众藏。
  • 4.《怀径山诸友宋朝·释月涧十年交结几冤憎,别后谁能记姓名。遥想瞎驴成大队,挹南岳又望东溟。
  • 5.《潮居八景诗并序·其一·黄杨天池元朝·赵嗣焕黄杨峻起冠群山,一沼天成绝顶间。浴佛浴仙今不见,花香空谷鸟声闲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