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膺同年以吟草偶存及四楼吟集见示,题此归之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奏罢升平雅颂声,书生四十出专城。讼庭花落钞吟卷,宦况诗心一样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成经历之西台御史元朝·胡晋酝藉襟怀梦泽宽,每欣倒履罄交欢。暂依江左芙蓉幕,又着关西獬豸冠。霜鹗纵翰风力峻,玉骢持勒雪花乾。从来内辅须台阁,会看班行列陛端。
  • 2.《题径山二首·其一宋朝·沈辽昔日道师开法筵,老人化龙去山前。至今胜迹冠西境,高第相传为敬田。平生自得物外趣,尔来更薄区中缘。终随老师学善住,行种芝草休天年。
  • 3.《清明日至潜江马上先寄王炳之陈子正宋朝·刘挚桃花飘泊万红英,独佩诗囊傍水行。二月东风撩霰雪,峭寒天气作清明。病怀敢有贤劳叹,壮志徒因节物惊。樽酒喜亲陶靖节,经帏仍近董先生。
  • 4.《偈颂一百零三首·其四十九宋朝·释月涧天下名山到因脚,六州之铁难铸错。而今老大却惺惺,倒握茶瓢当木杓。
  • 5.《秋暮见霜明朝·李时勉秋暮今朝始见霜,客怀婴此转凄凉。布衣单袷增寒气,茅屋阴凝背日光。草砌蛩声方寂寂,松林树色更苍苍。也知时序功成际,不为邹生独感伤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