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子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微糁晶盐味更多,儒酸也备席珍罗。调羹至竟无他术,鼎鼐功成一味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荒冢谣元朝·史紫微荒冈断垄谁家坟,经年无主蒿草繁。土崩棺蚀漆灯灭,狐狸作巢生子孙。牧童烧火山叶赤,花砖迸裂松行根。牯牛作群来砺角,折碑尽是泪土痕。夕阳未下燐火出,阴风刺刺云昏昏。...
  • 2.《题江村图元朝·杜本树林蓊蔚水萦环,知是江南何处山。几载幽并倦行役,按图欲借屋三间。
  • 3.《花会竹枝词十二首·其十一清朝·方鹤斋此会由来是劝工,有人相对叹商农。金银气短狼㬻识,分水无犀古堰空。
  • 4.《和正仲提举·其四宋朝·彭汝砺岘首人亡无限悲,高阳客散有馀思。急来相就一游乐,明日东西浑未知。
  • 5.《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·其一明朝·沈守正门外白衣来者谁,山行约客且犹夷。蓝堆翠拥如前日,风厉云悠自一时。古寺久荒存梗槩,寿藤似草作玄之。沿溪落日频吹帽,何事龙山遍入诗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