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,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·其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洒洒春痕满笔端,罗浮梦断客衣寒。卷中诗句都清绝,合与梅花一例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中宗时(京师)人为郑愔语(题拟)唐朝·佚名杀郑愔,天必阴。
  • 2.《和执中寄师厚同年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日暮相忘城上亭,云深祇见数峰青。傅岩可独为霖雨,荀里还归聚德星。汉水溯风增浩荡,兰花着雨长芳馨。啸吟久不过诸葛,丰度今谁似九龄。
  • 3.《普说三转语颂出示众·其三宋朝·释月涧等闲拈起一机看,顿觉重重海岳昏。划尔一声轰霹雳,木人闻后更谁闻。
  • 4.《雨后明朝·石宝久望始得雨,耕种犹及时。城苔乍回绿,港柳俱垂丝。跳踏集坎窞,取乐无高卑。岂徒物性欣,童耄各信眉。樵歌不择谱,成文声自诗。一唱世升平,再赓孝与慈。穆风戛新戈,归云...
  • 5.《北墅明朝·沈维鋹红桥出水涯,十里北塘赊。村径通商舶,烟波系钓槎。竹支茶灶稳,柳护酒旗斜。况近读书处,时来得看花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