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园感事诗五首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一代风骚起海湄,千秋忠愤剩荒祠。兴亡并作斜阳色,如此江山合赋诗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蚕妇唐朝·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,岂知人世有荣华。 年年道我蚕辛苦,底事浑身着苎麻。
  • 2.《鹧鸪天·杨柳东塘细水流清朝·蒋春霖杨柳东塘细水流,红窗睡起唤晴鸠。屏间山压眉心翠,镜里波生鬓角秋。临玉管,试琼瓯,醒时题恨醉时休。明朝花落归鸿尽,细雨春寒闭小楼。
  • 3.《松江谒王文孺令宰宋朝·章宪暑退凉生过雨天,凫飞鹭浴暮江前。秋风小浪鸭头水,斜日轻帆燕尾船。青眼却欣逢地主,白头相对耸诗肩。林塘胜处开樽俎,只欠冰轮特地圆。
  • 4.《颂古六十二首·其五十九宋朝·释清远著眼看来宁免瞎,全身何用佩金鱼。黄龙意气雄豪甚,祇为他家不识书。
  • 5.《汉台清朝·王士祯绛灌当时伍,黥彭异代看。竟成隆准帝,不屑沐猴冠。磊落真王气,苍茫大将坛。风云今寂莫,江汉自波澜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