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讥衣冠冢诗刻于石者,戏为正之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留迹空山亦偶然,行云流水古神仙。人间任作衣冠冢,不碍骑龙自上天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閒题·其六宋朝·叶杲鞦韆墙外入斜晖,过尽残花客不知。春色三分桃李去,一分犹在绿杨枝。
  • 2.《西江月·其三宋朝·薛道光天上三清真境,三皇五帝规模。瞿昙老氏仲尼徒。经史深藏妙素。间有真人出世,来明赤子玄珠。蟾光终日耀昏衢。满目黄芽显露。
  • 3.《每年做人戏,今年做木戏,自拟清朝·廖厚初象德服先畴,听传来一曲升平,击壤依然忘帝力;敦仁安此土,待写出四民乐利,陈风宛欲谱豳诗。
  • 4.《次张都督天祐看花韵明朝·吴琏赏花相笑枕阑干,叠叠诗成兴未阑。上苑马蹄三日闹,前村藜杖几时闲。月流清影空窗净,风递奇香薄袂寒。争向芙蓉高着眼,小窗兰蕙更谁看。
  • 5.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阅古今名媛诗集明朝·沈自徵雾锁春风,烟埋秋月,一生心事全休。恰雨窗吊古,检点鸳俦。多少名姝珠泪,虚染就、锦笔银钩。伤情处,金环不见,玉叶空留。抬头,斜阳荒冢,原来是绮阁妆楼。怅尘缘虽破,...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