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上杭旧游·其十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斗旁拜鬼都何益,且拜吾家两直臣。百尺楼头看天象,古来豪杰尽星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霜天晓角·梅宋朝·范成大晚晴风歇。一夜春威折。脉脉花疏天淡,云来去、数枝雪。胜绝。愁亦绝。此情谁共说。惟有两行低雁,知人倚、画楼月。
  • 2.《雨中戏柬沈禹玉明朝·王㒜故人名重沈休文,为问秋来瘦几分。山色捲帘犹可见,雨声欹枕不堪闻。枯棋三百坐成隐,美酒十千愁易醺。客里相逢须尽兴,莫教他日谩停云。
  • 3.《木芙蓉明朝·吴孔嘉半临秋水照新妆,澹静丰神冷艳裳。堪与菊英称晚节,爱他含雨拒清霜。
  • 4.《青玉案·惯消玉腕镂金钏明朝·李雯惯消玉腕镂金钏,细数佳期春半。墙外风筝云里断。樱桃花下,秋千红索,整个閒庭院。无凭无准青禽翰,愁雨愁晴芳草岸。常锁葳蕤春不管。施香小鸟,伴人憔悴,学语低声唤。
  • 5.《武功怀古清朝·王士祯唐家慈圣寺,后稷有邰封。二水流沮漆,千秋拟沛丰。高原山色里,小邑夕阳中。乐府康王好,何时访沜东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