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园感事诗五首·其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岂独伤心为古人,五年前事迹俱陈。青青几树河桥柳,不待飞花已送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僧归日本唐朝·钱起上国随缘住,来途若梦行。浮天沧海远,去世法舟轻。水月通禅寂,鱼龙听梵声。惟怜一灯影,万里眼中明。
  • 2.《偈·其一五代·缘观梁山一曲歌,格外人难和。十载访知音,未尝逢一个。
  • 3.《墨梅元朝·李昱乌不涅而黔,鹄不浴而白。其类虽有殊,各以见真色。画师亦何心,变幻随世惑。展图对梅花,为尔心恻恻。
  • 4.《忆西园羁况寄李远及明朝·何巩道红蕖曲巷未生潮,记得同君过小桥。烟水隔江春暖暖,牛羊争路雨潇潇。忘忧共笑身流落,习懒都忘地寂寥。今夕一杯秋月院,独吟空绕绿芭蕉。
  • 5.《南泉寺明朝·宋邦辅青山白雪木扶疏,花落花开鸟趁墟。千古夜台埋舍利,一场春梦到浮屠。谈经不见龙来后,卓锡应知鹤避初。路上若逢仙客去,翩翩只履自归与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