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感与颂丞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各自行营高敞地,大宛山与大屏邻。生儿莫作真王想,不及淮阴守冢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后游唐朝·杜甫寺忆曾游处,桥怜再渡时。 江山如有待,花柳自无私。 野润烟光薄,沙暄日色迟。 客愁全为减,舍此复何之?
  • 2.《谢赐珍珠唐朝·江采萍 桂叶双眉久不描,残妆和泪污红绡。长门尽日无梳洗,何必珍珠慰寂寥。
  • 3.《次韵朝阴二首·其一宋朝·释德洪辘轳晓汲罢,幽响闻馀滴。不知雨毛空,但觉炊烟湿。闲居少过从,屋角寒藤入。夫子独念我,问讯常络驿。时来款柴扃,饥饱共休戚。此诗丽如春,妍暖破岑寂。如追蓟子训,可望...
  • 4.《真觉寺访蔡上人元朝·潘音为寻支遁扣禅关,趺坐观空出宇寰。净土无尘劳白拂,天花如雨落青山。龙皈宝座香云满,鸽绕经台佛日閒。谁谓陶潜偏嗜酒,从今莲社未应还。
  • 5.《溯府江而西山青水碧应接不暇得诗四首·其三明朝·李云龙澄潭清彻底,日暮刺船过。游鱼占花影,寒雁飞个个。初疑镜中行,忽讶天上坐。照影时自笑,不知谁是我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