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还抵汕头埠,闻琰儿、球儿殇耗,哀感书此·其四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全家避地古梅州,独客南归尚滞留。夜夜雏魂梦中见,寒潮呜咽浪西楼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定风波·常羡人间琢玉郎宋朝·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教分付点酥娘。自作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万里归来年愈少,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。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  • 2.《赠吉甫侄宋朝·吕川峨眉月浸千秋雪,太华峰摇十丈莲。一见升平玉清客,雪莲声价顿销然。
  • 3.《琴高台怀古·其二宋朝·蒋之奇来至泾川十里馀,崭然怪石翠凌虚。自惭不是神仙骨,空羡琴高控鲤鱼。
  • 4.《收尾元朝·贾仲名请学士忍耐权时暂。何必恁高声怒喊。直待教兄嫂逼临了他。着主人公葬送了俺下。
  • 5.《贫居自述·其一百明朝·李孔修人皆做得好生涯,我独生涯做便差。二亩稻田留养鹤,数弓茆地尽栽花。弃将儒术修仙道,卖却耕牛买钓槎。更有两般真可笑,皮鞋无底屐无牙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