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还抵汕头埠,闻琰儿、球儿殇耗,哀感书此·其四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全家避地古梅州,独客南归尚滞留。夜夜雏魂梦中见,寒潮呜咽浪西楼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忆滁州幽谷宋朝·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千峰,高下山花远近红。当日辛勤皆手植,而今开落任春风。主人不觉悲华发,野老犹能说醉翁。谁与援琴亲写取,夜泉声在翠微中。
  • 2.《初夜元朝·陈敬翁独坐兴悠悠,荅阶日脚收。客衣凉误葛,池月夜私秋。物遣身犹累,心闲径未幽。故人情分好,浑不记淹留。
  • 3.《相公爱元朝·贾仲名恰便似并蒂池莲一处栽。春水游鱼两和谐。疑猜。恐青春不再来。挨甚么时光待。
  • 4.《送马斗南归扬州明朝·牟嘉叙去年九月黄花秋,邂逅与子城南游。高才磊落不易得,竟日尊酒情淹留。三年为客风尘里,末路相逢即知已。禹穴探幽兴未穷,梁园作赋词堪拟。一别嗟余还故丘,闻君亦欲寻归舟。...
  • 5.《山居为柯定安明朝·李本四百青山障俗氛,数家鸡犬自相闻。茆檐低碍岩前石,木榻高栖雨后云。晚径樵归凭鹿引,秋林果熟与猿分。从来懒入桃源市,自酿松花日半醺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