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还抵汕头埠,闻琰儿、球儿殇耗,哀感书此·其五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食厉偏难恃女媊,便非英物也悽然。欲呼群力新中国,已失人间两少年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隆中对晋朝·陈寿亮躬耕陇亩,好(hào)为《梁父(fǔ)吟》。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(yuè)毅,时人莫之许也。惟博陵崔州平、颍(yǐng)川徐...
  • 2.《杂诗·不论盐铁不筹河清朝·龚自珍不论盐铁不筹河,独倚东南涕泪多。国赋三升民一斗,屠牛那不胜栽禾。
  • 3.《东湖十景·其六·湖中孤寺元朝·叶兰清湖漾荒址,废寺古战所。昔人较龙骧,洪波混楼橹。烈烈雄武威,寂寞委黄土。野径蔓寒藤,饥鸢泣风雨。
  • 4.《偈七首·其一宋朝·释继成茫茫尽是觅佛汉,举世难寻闲道人。棒喝交驰成药忌,了亡药忌未天真。
  • 5.《呈伯兄万九元朝·杨仲玉一水盈盈隔,中宵耿耿思。雀环非望报,鸿羽漫为仪。生德乃如此,斯文期在兹。昕宵同淬砺,寸念判危微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