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感春诗,次己亥感秋韵·其六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神丹浪说解还童,哀感中年遇谢公。难遣故宫禾黍恨,春灯和泪写王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江城子·湖上与张先同赋宋朝·苏轼凤凰山上雨初晴。水风清,晚霞明。一朵芙蓉,开过尚盈盈。何处飞来双白鹭,如有意,慕娉婷。忽闻江上弄哀筝。苦含情,遣谁听?烟敛云收,依约是湘灵。欲待曲终寻问取,人不...
  • 2.《塞上听吹笛唐朝·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,月明羌笛戍楼间。借问梅花何处落,风吹一夜满关山。
  • 3.《春已去明朝·王邦畿荒郊寂寂雨初晴,燕语莺啼野水清。日暮落花春已去,东风依旧尉陀城。
  • 4.《送陈训导丁内艰还闽元朝·刘绍泣血促晨驾,北风袭麻衣。扪心子何痛,无母将焉归。怆恍历淮汉,徬徨出郊畿。关河渺万里,挹此终天悲。忆昔志四方,显扬思有为。瞻光岂不美,乃尔成长离。违养罪莫释,九泉...
  • 5.《舟中重阳写怀二首·其一明朝·江源九日沙溪路,舟中可当家。菊应无处觅,酒亦不须赊。酩酊思陶令,登临愧孟嘉。廿年此奔走,徒羡晚归鸦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