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还抵汕头埠,闻琰儿、球儿殇耗,哀感书此·其六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弧矢男儿志四方,河山北望战云黄。可怜竟背爷娘去,不共汪锜作国殇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次十四夜望月值雨·其二元朝·陈谟曾共仙人萼绿华,云中手弄金背蟆。嫦娥偏爱清尘雨,徐舞霓裳下汉槎。
  • 2.《费家风次韵二首·其二宋朝·刘跂风雷助神物,兹理古不空。邂逅一夕事,知有费家风。洛桥诵书女,泾川牧羊童。不知费氏子,业力与谁同。便能役蜚廉,颇复鼓丰隆。坐令城郭人,在尔动用中。剑出延平水,竹化...
  • 3.《宿临川禅居寺书方丈壁宋朝·释德洪雨过沙村系客船,行间楼殿带晴烟。夜深霜月凉于水,门外云涛远际天。禾稻丰登如弃土,菱莲甘美不论钱。好峰不住犹行役,匆忆钟山掬涧泉。
  • 4.《夏日过皋儿别业明朝·沈思孝衡门尽日閒,野趣独相关。池割湖南雨,云封海上山。田家携酒过,江燕喜人还。寂寞幽源里,居然销夏湾。
  • 5.《醉花阴·病起闲愁消永昼明朝·邵梅芳病起闲愁消永昼,香钮松金扣。时节近清明,燕子双来,翠幄轻寒透。杏花新雨池塘后,莫道春依旧。昨夜更东风,一树海棠,零落胭脂瘦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