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春思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春泉流涧晓潺潺,古院无人尽日閒。落尽碧桃归未得,望仙桥畔望家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十二时·其五·劝学八首唐朝·敦煌曲子正南午。读书便是随身宝。高官卿相在朝廷。幼时入学曾辛苦。□□□□□□□。□□□□□□□。假如未遇在中间。时人岂敢来轻侮。
  • 2.《书怀明朝·吴琏移家聊避寇,如斗一行窝。好读嫌书少,因闲爱客多。雨馀山转色,风静水澄波。试问门前鹊,声声噪为何。
  • 3.《杜鹃花明朝·李孙宸鹤林仙药自年年,漫以开时号杜鹃。玉女不劳珍护惜,老僧欲普钵中传。
  • 4.《赠葛仪封堤成二首·其二明朝·沈鍊郑国渠成千里完,葛公堤就万人欢。鱼惊浅浪穿花度,鸟羡微波隔叶看。
  • 5.《和恒斋舅答程太守见贻韵明朝·沈定王高怀少尘鞅,贳酒讯山居。闲幕虫丝下,秋盘鲑菜余。雨寒新菊吐,霜晚故林疏。满架多缃帙,清谈任卷舒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