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春思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春泉流涧晓潺潺,古院无人尽日閒。落尽碧桃归未得,望仙桥畔望家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答柳恽南北朝·吴均清晨发陇西,日暮飞狐谷。秋月照层岭,寒风扫高木。雾露夜侵衣,关山晓催轴。君去欲何之,参差间原陆。一见终无缘,怀悲空满目。
  • 2.《宋朝·释妙应姓名不过程家渡,出郭犹行十里村。
  • 3.《同彭渊才谒陶渊明祠读崔鉴碑宋朝·释德洪武王既伐纣,乃不立微子。虽有去恶仁,终失存商义。夷齐不肯臣,甘作首阳死。下视莽操辈,欺孤夺幼稚。汗面亦戴天,特猴而冠耳。桓公弄兵权,刘裕窃神器。先生于此时,抽身...
  • 4.《挽徐树铮元朝·顾璎瘦影在窗梅得月;凉荫满席竹笼烟。
  • 5.《沪上感咏十二首·其十清朝·杜关泄遝天方蹶,言官谪戌边。宁知汲黯直,竟学史鱼贤。朋党声援厚,君恩忠孝全。穷途谁洒泪,先后共怆然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