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寺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姚鼐|

四山动秋响,高林黯将夕。披云度寒榛,暮阴下前壁。

寺门风䔥䔥,飞叶满岩积。箐屿暗深溪,淙鸣出穹石。

想见谷口外,落日远峰碧。一磬流烟中,万壑抱檐隙。

岂无湛冥人,于玆衣萝薜。初月辉易尽,怅望遂停策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江上寄元六林宗唐朝·李白霜落江始寒,枫叶绿未脱。客行悲清秋,永路苦不达。沧波眇川汜,白日隐天末。停棹依林峦,惊猿相叫聒。夜分河汉转,起视溟涨阔。凉风何萧萧,流水鸣活活。浦沙净如洗,海月...
  • 2.《池阳·其三宋朝·沈辽寒烟寂寂锁清溪,圆月亭亭上曲堤。小杜风情遥可想,闲调丝竹舞金泥。
  • 3.《题店壁宋朝·董风子太乙元君遇虎龙,沉沉三洞锁青风。自从九九朋分了,白发黄金黑变红。
  • 4.《归乡七首·其六明朝·何巩道路绕荒丘水接天,寂无风雨亦萧然。泪红原不因今日,头白何曾是暮年。百尺藤萝缠古庙,几家烟火隔平田。分明鬼向孤儿哭,犹待清明送纸钱。
  • 5.《关山月清朝·毛蕃紫塞秋风劲,黄榆玉露寒。可怜今夜月,还在异乡看。画角声偏惨,刀环梦已阑。城头回首望,衰草白漫漫。
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

姚鼐(nài)(1731~1815)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
乾隆十五年(1750)中江南乡试,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授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改主事,曾任东、湖南副主考,会试同考官。三十八年(1773)入《四库全书》馆充纂修官,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。旋归里,以授徒为生,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,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。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,书艺亦佳。著有《惜抱轩文集》16卷、《文后集》12卷、《惜抱轩诗集》10卷、《笔记》10卷、《尺牍》10卷、《九经说》19卷、《三传补注》3卷、《五七言今体诗钞》18卷,辑成《古文辞类纂》75卷。

姚鼐文宗方苞,师承刘大櫆,主张“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”,在方苞重义理、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,提出“文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者不可偏废,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。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