韬钤深处

朝代:明朝|作者:戚继光|

小筑暂高枕,忧时旧有盟。
呼樽来揖客,挥麈坐谈兵。
云护牙签满,星含宝剑横。
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。

古诗简介

《韬钤深处》是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该描写了作者自己习文练武就是为了抵御倭寇入侵,特别是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波平”更是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、保卫海防、拯救百姓于水火,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。全诗格调高旷,慷慨激昂,笔力壮健。

翻译/译文

小楼生活暂时是高枕无忧的,但别忘了虎在侧。
招呼客人,坐下来挥麈谈兵。
兵书一直看到天黑,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看兵书的感想和体会,直到满天星辰,宝剑也是横放在身边,不敢有丝毫懈怠,随时准备上阵杀敌。
升官封侯并非是我内心的真正志向,但愿我大明的沿海平浪静,早日扫清倭寇才是我的愿望啊!

注释

韬铃:古代兵书有《六韬》和《玉铃》,合称“韬钤”,称用兵的方略。此以代指作者与同僚商议军机之营帐。
“小筑”句:言长居私第而不能高枕无忧。小筑,偏僻而小的宅院,此指将帐杜甫《畏人》诗:“畏人或小筑,匾性合幽栖。”
呼尊:置酒。揖客:请客。
“挥麈(zhǔ)”句:坐而从容谈论兵法将略。挥麈:谓清谈、座谈。古人闲谈时,常挥麈以助兴。麈,麈尾的省称。
牙签满:谓藏书多。《明史》本传载:戚继光“家贫,好读书,通经史大义”。牙签:即书签,代指书籍。如孔尚任桃花扇》:“堂名二酉,万卷牙签求售”。
“星含”句:谓帐壁悬挂宝剑。《吴越春秋》:“伍子胥过江,解其剑与渔父日:此剑中有七星北斗,其值千金。”
“封侯”句: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载,班超投笔叹曰:“大丈夫无他志略,当效傅介子、张骞之功异域,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”此反用其事。
海波平:喻国家安定。此指荡平倭寇澄清海域。

创作背景

《韬钤深处》是戚继光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作,据说是写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的。当时戚继光的生活十分平静,但是,他不甘心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,渴望做出一番事业,为边疆的安宁奉献一生。于是在兵书的空白处,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。

赏析/鉴赏

这是一首言志诗。诗写作者领兵备倭驻守沿海之时,一夕忧时不能安枕,适有老朋友来访,便于帷幄深处,饮酒谈兵,推心置腹。自谓学书、学剑,献身边防,不为功名利禄,唯愿海疆和平。
“小筑暂高枕,忧时旧有盟”言作者当时的生活平静,小巧的别墅生活暂时高枕无忧的,但别忘了虎狼在侧。
“呼樽来揖客,挥麈坐谈兵”,钱谦益《列朝诗集》:少保“戎事稍闲,登山临海,缓带赋诗。罢镇归,过吴门,角巾布袍,偕二三文士,携手徒步,人莫知为故将军也。”此盖写实。另外,《明史》本传载:继光“召募三千人,教以击刺法,长短兵迭用”;又“因地形制阵法,审步伐便利,一切战舰,火器、兵械、精求而更置之。‘戚家军’名闻天下。”又上疏提出边兵”虽多亦少”的七个原因;士卒不练的六条错误;“虽练无益”的四项失策,皆切中时弊,有益国防。这也是实指。
护牙签满,星含宝剑横”则言兵书和宝剑都常备,只是想为国杀敌。王世贞《戚将军赠宝剑歌序》:“将军逐贼至闽海中,见赤光起波际,使善没者探之,乃一古铁锚也。重可二百斤,因合闽铁丝髻炼之,为剑三,俱作青色,烂烂射眼。”可见此句也不是虚拟,而是实指。
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、保卫海防、拯救百姓于水火,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。汉班超曾经投笔叹曰:“大丈夫无他志略,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”此反用其事。
全诗格调高旷,慷慨激昂,笔力壮健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戚继光的诗词曲代表作

戚继光(1528年1112日-1588年1月5日),字元敬,号南塘,晚号孟诸,卒谥武毅。汉族,东蓬莱人(一说祖籍安徽定远,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)。明朝抗倭名将,杰出的军事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、民族英雄
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,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,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;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,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,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,写下了十八卷本《纪效新书》和十四卷本《练兵实纪》等著名兵书,还有《止止堂集》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。
同时,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,他改造、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;他建造的大小战、战车,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;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,进可攻退可守,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