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香亭重赴岭南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姚鼐|

昔君溟海我燕京,万里相逢建业城。草绿冶亭同策杖,花明江阁拥弹筝。

东山未可留安石,南越重须见陆生。又送离帆天际望,自垂白发入柴荆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括苍洞元朝·吴淳五云深处即蓬莱,岩谷㟏岈十洞开。瑶草丹霞连委羽,桃花流水接天台。斗坛月落鸾笙远,珠馆风清鹤驾回。洞里仙人如有待,春明朝罢早归来。
  • 2.《灵岩披云台十颂·其九宋朝·释怀深透过无心种种休,松间石上自悠悠。田园不用争疆界,大地都来一指头。
  • 3.《卜居为友人作明朝·江琦(公良)桃花两岸春水肥,水边卜筑开荆扉。鸡犬向门未肯入,村舍儿女穿竹窥。长镵犹带故山色,短墙初受新雨泥。社酒喧喧谁上客,东畬先生发最白。醉后出门看远林,从此频过话长日。
  • 4.《秋日园居漫兴·其十七明朝·李孙宸微禄何曾买薄田,支吾八口度流年。笑来未断谋生事,时有人酬谀墓钱。
  • 5.《穆屯将歌清朝·毛澄将军养士如养獒,发纵指嗾追烟䬞。鱼肠刷土松纹膏,白羽朱肉啼哀猱。石头城下跳重濠,黔西猛兽纷腾逃。红勒盘雕蕃锦袍,团花渍血铁不挠。凭轼大呼风怒号,竖发上指星生毛。...
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

姚鼐(nài)(1731~1815)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
乾隆十五年(1750)中江南乡试,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授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改主事,曾任东、湖南副主考,会试同考官。三十八年(1773)入《四库全书》馆充纂修官,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。旋归里,以授徒为生,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,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。一生勤于文章,文双绝,书艺亦佳。著有《惜抱轩文集》16卷、《文后集》12卷、《惜抱轩诗集》10卷、《笔记》10卷、《尺牍》10卷、《九经说》19卷、《三传补注》3卷、《五七言今体诗钞》18卷,辑成《古文辞类纂》75卷。

姚鼐文宗方苞,师承刘大櫆,主张“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”,在方苞重义理、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,提出“文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者不可偏废,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。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