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恩寺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姚鼐|

江上来兴甲,宫中失委裘。升朝君难靖,建刹母恩酬。

风物长千古,云山短发秋。浮图三百尺,陟级望沧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明朝·王守仁   经,常道也,其在于天谓之命,其赋于人谓之性,其主于身谓之心。心也,性也,命也,一也。通人物,达四海,塞天地,亘古今,无有乎弗具,无有乎弗同,无有乎或变者也...
  • 2.《求因果·其一·真悟八首唐朝·敦煌曲子千经万教分明说,善恶同增减。救度阎浮大地人。几个是心真。悟人见说生回向,志意求无上。莫似从前蹭蹬行。有眼恰如盲。
  • 3.《赠熊辉玉广文明朝·申佳允南州高士久驰声,载酒玄亭韵骨清。虹气一天龙剑合,祥光百里德星明。文章君岂青毡老,肝胆吾将白水盟。落莫相看交道古,纷纷轻薄自人情。
  • 4.《应制作潇湘八景(甲子三月)·其五·平沙落雁明朝·朱同秋色澄空碧霄远,蓐收气肃寒云捲。数声嘹唳天外来,低落平沙水清浅。羽毛独尔知随阳,岂为饥肠怀稻粱。衔芦不烦避矰缴,解网今已同商汤。
  • 5.《哭弟颐·其四明朝·祁顺早被功名绊,閒居约暮年。那知中道弃,孤负一生缘。往事恰如梦,此心空自怜。连床消息绝,风雨暗南天。
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

姚鼐(nài)(1731~1815)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
乾隆十五年(1750)中江南乡试,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授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改主事,曾任东、湖南副主考,会试同考官。三十八年(1773)入《四库全书》馆充纂修官,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。旋归里,以授徒为生,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,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。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,书艺亦佳。著有《惜抱轩文集》16卷、《文后集》12卷、《惜抱轩诗集》10卷、《笔记》10卷、《尺牍》10卷、《九经说》19卷、《三传补注》3卷、《五七言今体诗钞》18卷,辑成《古文辞类纂》75卷。

姚鼐文宗方苞,师承刘大櫆,主张“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”,在方苞重义理、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,提出“文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者不可偏废,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。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