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门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姚鼐|

草绿濡须口,天青博望门。云山开四面,波浪急东奔。

地有千秋感,人伤垂老魂。频年逐帆影,几处认潮痕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蚕妇宋朝·张俞昨日入城市,归来泪满巾。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
  • 2.《游仙二首·其二宋朝·李彭江叟冥寂士,邈非刍豢流。悠然扬舲去,路穷仍曲讴。野笛三美罢,变徵荆卿愁。我怀乃昭旷,兴寄真沧洲。只应清夜鹤,时过缑山头。
  • 3.《朝阳岩宋朝·娄续祖潇江岩上对朝阳,应有梧桐集凤凰。日暮碧云还未合,又看飞镜满清光。
  • 4.《次危大参韵送相德谦之台州别驾元朝·虞堪一上沧溟万里船,便朝金阙九重天。远臣艰棘曾身践,圣主哀怜有旨传。别驾之官台宿近,长安举首日华边。故人珍重文章在,报政行看不负贤。
  • 5.《石溪画清朝·王士祯慈竹林中一径微,曾寻石窟叩禅扉。云山旧衲浑忘却,欲借僧雏坏色衣。
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

姚鼐(nài)(1731~1815)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
乾隆十五年(1750)中江南乡试,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授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改主事,曾任东、湖南副主考,会试同考官。三十八年(1773)入《四库全书》馆充纂修官,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。旋归里,以授徒为生,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,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。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,书艺亦佳。著有《惜抱轩文集》16卷、《文后集》12卷、《惜抱轩诗集》10卷、《笔记》10卷、《尺牍》10卷、《九经说》19卷、《三传补注》3卷、《五七言今体诗钞》18卷,辑成《古文辞类纂》75卷。

姚鼐文宗方苞,师承刘大櫆,主张“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”,在方苞重义理、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,提出“文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者不可偏废,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。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