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夜安国观闻笙

朝代:唐朝|作者:刘禹锡|

织女分明银汉秋,桂枝梧叶共飕飗。

月露满庭人寂寂,霓裳一曲在高楼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双调·折桂令元朝·鲜于必仁芦沟晓月出都门鞭影摇红,山色空濛,林景玲珑。桥俯危波,车通运塞,栏倚长空。起宿霭千寻卧龙,掣流万云万丈垂虹,路杳疏钟,似蚁行人,如步蟾宫。西山晴雪玉嵯峨高耸神京...
  • 2.《偈一百二十首·其十五宋朝·释怀深沤生沤灭几千回,只为金刚眼不开。一日爱河波浪息,始知无去亦无来。
  • 3.《次韵游高台宋朝·释德洪苍杉三十里,不复逢川原。忽然在林杪,万峰延目观。长崖有积雪,松声杂风泉。是时春正深,风威犹折绵。君堇金闺彦,而有清净缘。和云扫车辙,引手酌灵源。山空破岑寂,笑语...
  • 4.《出西郊明朝·石宝久积丘园思,春深始出城。水添幽涧满,花发旧枝明。野哭闻修祭,田炊见饷耕。年光随眼过,几度得閒行。
  • 5.《仝赵献武林洁甫饮仲仁宅明朝·佘翔谁道元龙傲,相逢意转亲。但教千日醉,莫笑百年贫。风雨能留客,烟花不负人。夜来占太史,星已聚荀陈。
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(今河北定州),其先中山靖王刘胜,晚年自号庐山人。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,出生于嘉兴的新说,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,举族东迁定居彭城。刘禹锡为贞元九年(793)进士。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。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任朗州司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,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,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《刘宾客集》。白居易赞其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”,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“诗豪”之称,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诗人和散文家。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与宗元并称“刘柳”。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二,赠户部尚书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