廿三夜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郑孝胥|

死生虽云隔,岂能隔吾情。吾情无生死,一意通幽明。

新魂必迷罔,自痛离其形。旁观骨肉哀,惨悽倍于生。

生者能为主,依恋终相萦。生者苟渐忘,无归愈飘零。

委形如爪发,朽腐难为灵。圣人识情状,致斋极精诚。

立尸而后祭,何疑于礼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失调名·花落又重开唐朝·敦煌曲子飞过尽。不敢抬。今岁中□□望夫来。□花落。又重开。断弦罢却。世总量□尘埃。
  • 2.《和(于巽)祗谒真祠诗宋朝·何贲清晨雪霁出东城,躬款灵祠致克诚。百品果蔬供荐献,万人箫鼓贺升平。晖晖晓日明台殿,猎猎霜风满旆旌。碧瓦脩廊尽宏丽,亦从民欲落新成。
  • 3.《客有和予颜字韵诗者答之宋朝·李彭蛮花初捲簟文斑,苦被秋风吹老颜。慰眼既亲还有旧,起予多病复思閒。暮年倚仗心三径,看子著鞭腰九环。小屈尉曹吴会去,莫因横槊废跻攀。
  • 4.《颂·其二宋朝·陈易个中端的有谁知,知者归来到者稀。即见即闻还错会,离声离色转乖违。山青水绿明玄旨,鹤唳猿啼显妙机。有意觅渠终不遇,无心到处尽逢伊。
  • 5.《沥湖渔棹为张道尊赋·其一明朝·李云龙一片沥湖水,烟波十里平。白云长就涤,惊浪不曾生。问渡桃花远,浮舟莲叶轻。还闻父老道,不及使君清。
郑孝胥的诗词曲代表作

郑孝胥(1860-1938),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、书法家。福建省闽侯人。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,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,安徽广东按察使,湖南布政使等。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。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。善楷书,取径欧阳询苏轼,得力于北魏碑。所作苍劲朴茂。为坛“同光体”倡导者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