廿三夜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郑孝胥|

死生虽云隔,岂能隔吾情。吾情无生死,一意通幽明。

新魂必迷罔,自痛离其形。旁观骨肉哀,惨悽倍于生。

生者能为主,依恋终相萦。生者苟渐忘,无归愈飘零。

委形如爪发,朽腐难为灵。圣人识情状,致斋极精诚。

立尸而后祭,何疑于礼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诉衷情·寒食宋朝·仲殊涌金门外小瀛洲。寒食更风流。红船满湖歌吹,花外有高楼。晴日暖,淡烟浮。恣嬉游。三千粉黛,十二阑干,一片云头。
  • 2.《空无主·其八·调名本意八首唐朝·敦煌曲子诸法本性无自他。邪正缚解常无为。众生愚痴虚妄见。不识烦恼真菩提。灾怖奇。增上慢人不信受。诽谤方等乐婴儿。怨何谁。生死涅盘佛菩萨。三事和合甚难知。
  • 3.《县斋·艮阁宋朝·朱之纯画阁峨然冠翠峦,更占艮地特巑岏。晓窗高揖东风暖,夜幕低垂北斗寒。突兀状惊青蜃吐,徘徊势若老龙蟠。嗟予劲节非徐子,那得陈侯一榻看。
  • 4.《西樵晓发明朝·李云龙野鹤閒云少定踪,又扶残醉下孤峰。溪声送客出林远,山色留人当面浓。脚踏罡风临下界,心随宝月挂长松。他时纵托游仙梦,知在霜林几夜钟。
  • 5.《丹阳道中明朝·沈炼(刚夫)山灵莫笑客囊轻,幅幅南川赠别情。却忆去年今日事,满篷风雪过江城。
郑孝胥的诗词曲代表作

郑孝胥(1860-1938),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、书法家。福建省闽侯人。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,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,安徽广东按察使,湖南布政使等。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。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。善楷书,取径欧阳询苏轼,得力于北魏碑。所作苍劲朴茂。为坛“同光体”倡导者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