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,改宾客分司,以诗赠别

朝代:唐朝|作者:刘禹锡|
鼎食华轩到眼前,拂衣高谢岂徒然。九霄路上辞朝客,
四皓丛中作少年。他日卧龙终得雨,今朝放鹤且冲天。
洛阳旧有衡茆在,亦拟抽身伴地仙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五古·挽易昌陶近现代·毛泽东去去思君深,思君君不来。 愁杀芳年友,悲叹有馀哀。 衡阳雁声彻,湘滨春溜回。 感物念所欢,踯躅南城隈。 城隈草萋萋,涔泪侵双题。 采采馀孤景,日落衡云...
  • 2.《沉醉东风·七夕元朝·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,碧天晴夜静闲亭。蛛丝度绣针,龙麝焚金鼎。庆人间七夕佳令。卧看牵牛织女星,月转过梧桐树影。
  • 3.《宿法华寺唐朝·崔国辅松雨时复滴,寺门清且凉。此心竟谁证,回憩支公床。壁画感灵迹,龛经传异香。独游寄象外,忽忽归南昌。
  • 4.《何宪副小洛访予青萝山中失迓诗以谢之明朝·王渐逵使君高谊动遐陬,浒迹林栖亦访求。屡惠缄书来海上,远乘飞鹢到江头。閒情雅况归泉石,文盖华裾狎鹭鸥。愧却山人踪迹远,不将双鹤侯芳洲。
  • 5.《南浦寄黄惟雅明朝·佘翔江夏怜新别,论交十载情。停舟依柘浦,下榻恋芝城。风雨花间啸,琴樽竹下迎。即今馀梦寐,隔水听啼莺。
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(今河北定州),其先中山靖王刘胜,晚年自号庐山人。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匈奴族后裔,出生于嘉兴的新说,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,举族东迁定居彭城。刘禹锡为贞元九年(793)进士。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。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任朗州司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,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,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《刘宾客集》。白居易赞其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”,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“诗豪”之称,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诗人和散文家。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与柳宗元并称“刘”。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二,赠户部尚书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