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

朝代:唐朝|作者:刘禹锡|
词人各在一涯居,声味虽同迹自疏。佳句传因多好事,
尽题稀为不便书。已通戎略逢黄石,仍占星文耀碧虚。
闻说朝天在来岁,霸陵春色待行车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·其三宋朝·陆佃平日栽培土尽黄,看来人自有閒忙。池台直下疏疏影,帘箔中间淡淡香。命说梦魂犹未破,说汤滋味得先尝。凭谁为访桃花浪,何路能酬百谷王。
  • 2.《别怀章玉兰二首·其二明朝·王猷歌阕阳关唱竹枝,月明千里遏云飞。无端忽和将归引,不是王孙也湿衣。
  • 3.《送胡道士归康庐宋朝·张弋避世怀孤往,为庵近五峦。出无人作伴,归有鹤相看。老石苔衣净,深山瀑布寒。自言犹养母,应未得烧丹。
  • 4.《赏心亭宋朝·刘挚佳山逶迤抱故国,危观突兀凌长波。仰凭飞景赤霄近,下瞰万木苍烟多。三阁繁华芳草在,七朝风物一禽过。后人未见兴亡本,秪笑陈家玉树歌。
  • 5.《登穹窿山访张袁二道士元朝·虞堪穹窿绝顶访仙居,燕坐高人石不如。一点红炉飞白雪,大千碧海掣金鱼。坐看日月浑沦转,笑指华夷寥廓虚。我亦飘飘生羽翰,不奔尘世五侯车。
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(今河北定州),其先中山靖王刘胜,晚年自号庐山人。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匈奴族后裔,出生于嘉兴的新说,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,举族东迁定居彭城。刘禹锡为贞元九年(793)进士。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。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任朗州司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,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,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《刘宾客集》。白居易赞其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”,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“诗豪”之称,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诗人和散文家。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与柳宗元并称“刘”。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二,赠户部尚书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