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·其五

朝代:清朝|作者:朱鹤龄|

易填东海波,难铲太行险。太行方寸起,一步乃九坂。

锋矢日相寻,毒流及玄冕。柏梁步草根,瓜蔓终不剪。

往复见天心,杀机还自践。悠悠白马津,千载同愤懑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郊庙歌辞·褒德庙乐章·进德唐朝·不详涂山懿戚,妫汭崇姻。祠筵肇启,祭典方申。礼以备物,乐以感神。用隆敦叙,载穆彝伦。
  • 2.《葫芦石元朝·泰圃华当年移檄致山灵,凿破苍苔一段青。树映高低云上下,杯流潋滟水清泠。草茵铺地天为幕,林障排空山作屏。石上醉馀无一事,朗吟閒步翠岩亭。
  • 3.《送吴雍平凉令宋朝·刘挚洞庭叶微脱,衡阳雁未归。秋云招客思,偏向陇头飞。风霜过商郢,飘泊游子衣。行迈岂不远,在彼渭水沂。早寒关草白,九月边马肥。西州风俗厚,长官民政稀。洪河缭势胜,大山...
  • 4.《天觉以云庵画像见寄谢之宋朝·释德洪老师面目无寻处,藏在毗耶文室中。乞与盘山狂弟子,背抛筋斗撒颠风。
  • 5.《应制作潇湘八景(甲子三月)·其六·远浦归帆明朝·朱同灏气满空秋洒洒,潦尽潭清木叶下。片帆几点天际来,破浪乘风如走马。江汉今为雁鹜池,商舶钓艇从所之。暮归晨出会有时,慎勿纵欲令人嗤。
朱鹤龄(1606—1683)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,字长孺,号愚庵。明诸生。入清,弃科举。学问长于说经,与钱谦益吴伟业、朱彝尊、毛奇龄、万斯同等都有交往,与徐乾学亦相酬答,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。有《尚书埤传》、《禹贡长笺》、《诗经通义》、《读左日钞》等著作,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作注,另有《愚庵小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