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·其七

朝代:清朝|作者:朱鹤龄|

峡中亦有日,海外亦有槎。我生独崩迫,沈忧浩无涯。

出门愁满道,入室愁满家。芳兰骨不立,丛菊秋空花。

万物非可悦,百年谁见赊。如何违此性,役役随翻车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采莲曲唐朝·崔国辅玉溆花争发,金塘水乱流。相逢畏相失,并着采莲舟。
  • 2.《赞镜灯颂唐朝·惟劲伟哉真智士,能开方便津。一灯明一体,十镜现十身。身身相暵涉,灯灯作□因。层层身土广,重重理事渊。俨睹微尘佛,等逢毗目仙。海印从兹显,帝纲义由诠。一尘说法界,一切...
  • 3.《朱乔年尉公举男往贺(赋赠二首)·其一宋朝·郑安道今宵汤饼会,满座桂香来。圆月飞金镜,流霞泛玉杯。渥洼元异种,丹穴岂凡胎。载路声闻彻,祥光烛上台。
  • 4.《游玄妙观阅宣和碑明朝·李之世斜阳荒陇草芊芊,遗搆犹存数尺椽。扪碣始知宋日月,览图曾忆汉山川。莺花别领暄寒候,混沌谁司开凿权。逢著阿僧难向说,一龛灯对古堂前。
  • 5.《五更山行之屈沱谒三闾大夫庙清朝·王士祯斜月楚山外,寒江初上潮。左徒遗庙在,未惜马蹄遥。国破怜哀郢,魂归赋大招。云旗空怅望,回首木兰桡。
朱鹤龄(1606—1683)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,字长孺,号愚庵。明诸生。入清,弃科举。学问长于说经,与钱谦益吴伟业、朱彝尊、毛奇龄、万斯同等都有交往,与徐乾学亦相酬答,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。有《尚书埤传》、《禹贡长笺》、《诗经通义》、《读左日钞》等著作,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作注,另有《愚庵小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