访焦山焦公隐居处

朝代:明朝|作者:湛若水|

吾闻焦先生,避地来隐沦。不受天子召,变名匿其身。

当时如弃灰,后世如席珍。固此一人耳,美恶异等伦。

遗祠依古刹,寂寞江海滨。因思乘桴叟,夐绝真天人。

安得从之游,究竟所未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所见清朝·袁枚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
  • 2.《临江仙·柳外轻雷池上雨宋朝·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,雨声滴碎荷声。小楼西角断虹明。阑干倚处,待得月华生。燕子飞来窥画栋,玉钩垂下帘旌。凉波不动簟纹平。水精双枕,傍有堕钗横。
  • 3.《上李珏相公诗(题拟)唐朝·淮南幕吏同姓复同名,金书应梦灵。彼行功已满,此德政惟馨。中国为元老,遥天是昴星。将知贤相意,不去为时宁。
  • 4.《饯理伯容赴江西宪椽元朝·甘恪朝辞江汉水,暮宿匡庐山。番易匡庐下,中有蛟龙关。龙君阅世久,风飘司往还。理子贤良资,神鬼敢有奸。逍遥十二仙,迟子湖之颜。高高肃政台,去去登清班。坐观黄鹄起,邈焉...
  • 5.《湘阴谒三闾庙·其二明朝·岑徵巫阳招不返,魂气傍湘东。宿莽中洲尽,长楸故国空。悲歌荐兰芷,憔悴想形容。千里栖栖客,离忧不可穷。
湛若水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