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汤刘二阴阳领职还乡

朝代:明朝|作者:湛若水|

吾闻古周官,亦有挈壶氏。大者赞化育,调燮阴阳理。

大道何洋洋,一阴与一阳。职思合其德,国士知无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袁州州学记宋朝·李觏  皇帝二十有三年,制诏州县立年。惟时守令,有哲有愚。有屈力殚虑,祗顺德意;有假官借师,苟具文书。或连数城,亡诵弦声。倡而不和,教尼不行。   三十有二年,范...
  • 2.《冬夜送谭甥渊还甘山以鼓吹续编诗为首句元朝·梁伯谦碧云红树动离情,酒尽宵分送客行。桂棹兰桡随绿水,板桥霜月映寒灯。休誇此日朱颜好,只恐重逢白发生。明日到家从所适,草堂花木足华荣。
  • 3.《揉蓝井元朝·严士贞西山古井久知名,色若揉蓝自古今。晓雾氤氲通地气,寒泉澄澹见天心。层阑四面苍苔合,脩绠千寻碧甃深。梦觉辘轳声断续,五更残月半楼阴。
  • 4.《重过非熊馆明朝·李之世金风虽零露,园林尚葱蔚。以我过从数,谅子羁怀慰。窗隙挂蟏蛸,墙隈啼络纬。中坐有馀清,茶烟鼎初沸。
  • 5.《张睢阳庙(宿松棠梨宫)清朝·王士祯不识松滋路,中丞何代祠。椒兰纷玉座,风雪捲灵旗。横笛声犹苦,神弦响易悲。同堂真庙食,南八是男儿。
湛若水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